目前,浙江拥有历史文化名城20座、名镇94个、名村218个、历史文化街区107片,“三名”总量和历史建筑总量均位居全国第一。这正是一代代人持续不断努力的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历史塑造了今天的我们,也将指引我们走向未来。
“慢”是各地文物保护工作者们强调最多的一个字。“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形成的古村古镇,需要系统梳理考证每一处古迹及其承载的文化价值,哪怕是一座小桥、一条巷名,背后都有流传下来的故事。”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组组长邵志强说,“6年的时间,我们完成了焦溪古镇的初步修复,接下来还有6年又6年,慢下来,才能保护好。”
在旧时江苏“四大米市”之一的同里古镇街巷里转一转,会发现仍保留有很多带“圩”“埭”二字的地名,这是太湖流域古代水利工程“塘浦圩田”留下的江南农耕智慧印记。
璀璨的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源泉,保护古镇老街就是留住文化的根脉。在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当下,历史文化不仅为当代人提供着精神滋养,也丰富和塑造着人们的审美情趣,成就了一场古与今的双向奔赴。
慢功夫在古镇老街保护中强调的是一种科学谨慎的态度,一种渐进式、微更新的工作方法。“崇仁古镇的各个村都有专人负责定期巡查这些老建筑的情况,发现有老化破损,上报后我们再逐级进行评估,确定修缮更新方案。”绍兴嵊州市文保中心主任王鑫君说。
一条老街区,穿越时光,联通古今;一座古建筑,斗转星移,承载时光与历史的馈赠。最大程度保留和还原原有风貌是对古建筑、老街区最大的保护。原汁原味的保护、原模原样的恢复、有根有据的修复、有脉有络的创新,才能守护好宝贵的文化遗产。
“现在看来,我们还是有些步子走得太快太急了,古镇老街的保护利用急不得,要慢慢来。”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顾风说,“几个月搬空一条街、再造一条街的做法,把历史文物、居民风貌都破坏掉了,一定要摒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从活下去、活起来到火起来,古建筑、老街区在保护利用中演绎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
“松阳明清古街有各个历史阶段多种风貌的呈现,在保护修缮的过程中一定不能统一制式,如果只是把单一的历史横截面定在那,那就是仿古。”浙江松阳县博物馆馆长宋子军长期参与松阳县“老屋拯救行动”,对老建筑改造之“慢”有独到的理解。
业态选择是古镇活化利用的重要一环。“崇仁古镇的房子一部分是私产,一部分是公房,公房修缮好后,我们也引入了一些业态,但把关都很严格,目前主要是一些非遗和艺术工作室。”王鑫君说。
在浙江的千年古塞廿八都的浔里村,坐落着一处晚清时期的文昌宫,这是村民自发组建的用于集中自治、互助、救济的联合体,其精美的石雕与壁画元素,展现了廿八都百姓仁义、重教、互助的传统民风,流传至今。
慢功夫也是一代又一代、一任接一任持续不断的努力。推开崇仁古镇玉山公祠古朴厚重的木门,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建筑展现在眼前,石墙上雕刻的山水田园画,木梁上雕有喜鹊、梅花,就连起支撑作用的斜木也被雕刻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整个建筑堪称一个艺术品。“这座典型的木结构建筑历经上百年能保存这么完整,与持续保护分不开,古镇上像这样保存完好的建筑还有很多。”王鑫君说。
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传承。在南京,有着“九十九间半”之称的甘熙故居里,来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本科生正在其中一间房里上必修课,学生们专注于手中的泥塑,非遗传承人是这堂课的老师。“为了利用好故居,我们把博物馆和民俗馆合一,开设了非遗课程,全馆的房间可以同时容纳500名学生,真正实现了让博物馆活起来。”江苏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副馆长刘媛之说。与此类似,在杭州大运河拱宸桥畔,由通益公纱厂遗址改造而成的手工艺活态馆,成为目前浙江规模最大的非遗文化展示与互动基地,在多维立体展示非遗文化的同时,也为各地乡村非遗馆提供建设指导。
文化是人创造的,也必须依靠人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村里的人陆续迁出老房子,剩下的基本是老年人,随着古镇的修缮利用,有民间艺人来入驻了,还时常来一批批写生的、研学的,寂静的古镇又有了生机。”崇仁古镇七八村党总支书记陈顺军说。
人们流连于浙江绍兴安昌古镇大街小巷飘着的熏腊味,惊叹于湖州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漆画艺术的浑然天成;人们在无锡古窑中淬炼的“金砖”、湖州南浔古镇大院里的中西建筑中体悟对美的追求,在绍兴崇仁古镇戏台上的越剧中、扬州东关街冬荣园小剧场的清曲中,感受流芳百世的民族智慧与家国情怀。
米兰·(体育)浙江丽水龙泉西街上打铁、炒茶、编棕的手工店铺,杭州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上的56家老字号;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的清水乱砖墙,苏州传统民居与高端民宿和谐共生的32号街坊……在这些被保护下来的古镇老街,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结合,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距今1万年的浙江浦江上山遗址中,有水稻收割、加工、食用的完整证据链,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距今5000年的浙江良渚,先民们建造了迄今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统,印证了当时强大的组织力和发达的生产力……
古镇老街的文化瑰宝火了,充分证明了传统文化对现代人的吸引力。“农耕文化之于现代人,提供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杭州市非遗评审专家库专家潘守卫这样解读农耕文明对现代人的精神滋养,“农耕讲究遵四时规律,顺自然法则,关注人与土地、自然的关系,时至今日,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仍然在指导人们的生活,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之余,更喜欢亲近土地和自然,在手工劳作、农事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慰藉。”
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是古镇活化利用的关键。绍兴安昌古镇有着自己的“解题”思路。“安昌古镇上的业态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筛选的,原住民的建筑风格、民风习俗是古镇文化的核心资源,因此在保存较好的古城区,保留了原有老业态,而在古城外围,则建立了一些新业态,实现了新老业态并存,满足各个年龄段的需求,保持古镇的人气。”浙江金柯桥文旅集团副总经理王鉴说。
114.40MB
查看901.86MB
查看13.7MB
查看954.13MB
查看240.81MB
查看117.51MB
查看431.14MB
查看215.65MB
查看557.53MB
查看113.37MB
查看898.21MB
查看665.38MB
查看477.50MB
查看983.34MB
查看347.82MB
查看399.47MB
查看802.41MB
查看987.21MB
查看309.60MB
查看280.15MB
查看532.90MB
查看897.43MB
查看864.62MB
查看306.35MB
查看161.65MB
查看929.43MB
查看440.28MB
查看903.79MB
查看373.55MB
查看918.39MB
查看926.36MB
查看184.47MB
查看219.54MB
查看324.18MB
查看359.22MB
查看860.36MB
查看464.14MB
查看756.50MB
查看363.25MB
查看404.91MB
查看409.68MB
查看477.46MB
查看328.41MB
查看847.61MB
查看344.51MB
查看140.49MB
查看141.43MB
查看896.24MB
查看491.91MB
查看195.16MB
查看708.16MB
查看175.84MB
查看258.51MB
查看387.92MB
查看543.14MB
查看892.25MB
查看928.41MB
查看798.39MB
查看121.68MB
查看402.35MB
查看476.17MB
查看163.94MB
查看236.57MB
查看609.92MB
查看611.43MB
查看415.68MB
查看724.26MB
查看212.63MB
查看753.81MB
查看295.70MB
查看746.26MB
查看391.55MB
查看718.56MB
查看608.25MB
查看545.73MB
查看868.84MB
查看448.23MB
查看437.90MB
查看931.96MB
查看621.18MB
查看935.24MB
查看444.27MB
查看957.88MB
查看945.65MB
查看544.73MB
查看458.30MB
查看733.96MB
查看870.82MB
查看394.75MB
查看382.24MB
查看216.41MB
查看725.53MB
查看946.13MB
查看422.52MB
查看477.76MB
查看997.45MB
查看131.21MB
查看423.21MB
查看609.28MB
查看114.62MB
查看340.19MB
查看104.34MB
查看582.83MB
查看699.96MB
查看
258 芒nw
「环球网」“拒绝”以华语回答提问引风波,新总统候选人:学习不嫌晚,想重补华语🏑
2025-07-07 14:51:21 推荐
758 188****8599
「中国政府网」分别提高1000元!三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调整🏕
2025-07-09 04:31:38 不推荐
971 152****9417
「环球网」椰子水价格暴涨4000%!供不应求!曾经的“边角料”,彻底火了🏙
2025-07-08 21:13:15 推荐
30 3D校车停靠
「澎湃新闻」卸任四川省卫健委主任后,48岁敬静重回华西🏜
2025-07-08 0-1:46:50 推荐